奔騰思潮:台灣大選後 華府低調 北京觀望

賴清德2024勝選,白宮回應不支持台獨。圖/賴清德臉書
賴清德2024勝選,白宮回應不支持台獨。圖/賴清德臉書

周永秦/國立清華大學䇹政學者、北京大學䇹政基金訪問學人

舉世關注的台灣總統大選落幕,台灣民主邁向新的里程碑,無論支持哪個陣營,都是民主制度與台灣人民的勝利。

接下來,華府與北京對於大選的看法,應是需要觀察之方向。

賴清德當選消息第一時間傳給華府,拜登受訪時沒有祝賀,反而第一時間只簡短回應:不支持台灣獨立。

這與過去幾年台美關係史上最佳,以及美國支持台灣反對北京介入、拜登挺台灣民主價值等等言論相比,顯得頗為突兀,尤其不支持台灣獨立是美國政府既有政策,拜登在台灣慶祝民主大選時沒有第一時間祝賀,反而強調美國底線,確實值得玩味。

事實上,儘管美國政府歷來都強調不會隨意押寶哪位候選人,對各方都一視同仁,有重要人士訪台也是各陣營都拜訪,但我們還是能從一些小細節,看出美國對台灣大選後的態度:

首先,回顧過往每位總統當選後,美國的反應:

賴清德2024勝選,美國反應:國務院祝賀、國務卿賀電、特使哈德利與史坦伯格赴台、拜登回應「不支持台獨」。

蔡英文2020勝選,美國反應:白宮祝賀、國務院祝賀、國務卿賀電。

蔡英文2016勝選,美國反應:白宮祝賀、國務院祝賀、特使伯恩斯赴台。

馬英九2012勝選,美國反應:白宮祝賀、國務院祝賀、歐巴馬賀電、歐巴馬寫親筆信。

馬英九2008勝選,美國反應:白宮祝賀、國務院祝賀、小布希賀電。

可以看到,美國對於歷任總統當選存在不同態度,近十二年來應是馬最受美國歡迎,不僅兩位美國總統都發賀電,歐巴馬更於2012年寫親筆信祝賀,雙方關係可見一斑。蔡英文任內較具代表性的,應是2020年國務卿首次賀電,然而相比美國總統賀電,還是差了一截。

雖然總有大內宣說,台美關係史上最好,但「關係史上最好」乃是華府一貫對不惹事領導人的用詞(相比陳水扁),2016年蔡英文甫當選時,華府特使伯恩斯跟馬英九見面時也說,「美國對於馬英九近年來為改善海峽兩岸關係所採取的具體措施而鼓掌」、「美台間的非官方關係從沒有這麼好,馬英九對此有極大功勞。」台美關係史上最佳,不是民進黨執政的專利。

2016年蔡英文當選時仍是歐巴馬在任,但美國總統就不再發布賀電,或可能源自於美國對於民進黨的台獨路線擔憂;2020年鑑於美中關係的敏感,國務卿賀電當是一種替代方案。美國對蔡英文的態度,應是由保留轉向接受。然而今年選舉,賴清德當選總統,美國對其態度可謂消極,不僅白宮沒有公開祝賀,甚至拜登第一時間也沒有祝福,更只簡短評論美國「不支持台獨」。

白宮沒有公開祝賀,恐與賴清德的「走入白宮說」有關,而拜登回應不支持台獨,一方面顯示華府對於賴清德的濃厚台獨立場戒慎恐懼,這是賴清德政府的一大警訊;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屆鄰美國總統大選、拜習會甫結束不久,美中關係要進入一段冷卻期,拜登不會希望任何破壞這段沉寂的狀況發生。

反觀中國大陸,其對賴清德當選比起蔡英文在2016、2020當選時,反應都要來得劇烈許多。當年蔡英文當選時,國台辦僅公式化回應:對台方針明確,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一個中國原則等等。此次賴清德當選,國台辦卻使用更加情緒化之用詞:台灣是中國的台灣、民進黨不能代表台灣主流民意。

軍演部分,1/13大選隔天,解放軍東部戰區公眾號就公布東部戰區海軍在某海域實戰化訓練的貼文。由其釋出的影片可見,參與的船隻包括022、054A、056A,推測應是來自福建基地的護衛艦第15支隊(駐三都澳)、16支隊(駐廈門),以及飛彈快艇大隊。而其軍演名義是「反恐演習」。

與過去蔡英文兩次當選時相比,2016年大選不久央視曾播出解放軍駐廈門第31集團軍的登陸演習畫面,後被國防部發現是舊畫面;2020年大選當天解放軍東部戰區第73集團軍陸航部隊發布開戰訓令,該部隊也是攻台主力部隊之一,尤其在登陸作戰方面。

這三次軍演相比,2020年的規模與威脅意義最大,地面部隊的大規模調動通常較消耗能量。相比2024年的海軍演習,未見解放軍主力驅逐艦隻;此外,東部戰區海軍當日在微博另表示參與此次軍演的某艇前身就是1965年8月6日,參與「八六海戰」的611艇,該海戰國軍損失兩艘炮艦、陣亡199人。因此,判斷此次軍演與2016年一樣,宣傳意義居多。而這應也是與華府有溝通好、以減少對美大選影響、維持拜習會後秩序有關。

綜合來說,此次大選結果,華府沒有表現過度關切,甚至拜登刻意低調為之;北京文攻上字眼更激烈,但並沒有過多軍演上的威脅行為,這都是出於雙邊關係一定程度上的克制與默契,因此持保留、觀望態度。除非美中關係在美國大選後有具體轉變,則該狀況應會持續一段時間。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