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化解「天然獨」 寄希望小紅書世代

台灣「小紅書世代」對大陸有好感 ,上海對台智囊建議要好好爭取。圖/取自小紅書
台灣「小紅書世代」對大陸有好感 ,上海對台智囊建議要好好爭取。圖/取自小紅書

台灣有「越年輕越支持台獨」的政治取向,蔡英文總統還稱台青是「天然獨」,但上海台研所長倪永然卻發現,台灣 10到24歲的「小紅書世代」不同於25至39歲的「太陽花世代」,對大陸的態度相對溫和、理性,兩岸態度具有可塑性,是大陸可以爭取的對象。

倪永杰在剛出版的《台海研究》中指出,選後,台灣世代衝突將加劇,台灣政治已從藍綠對決演變為「綠與非綠」爭奪,統獨爭議演變為世代衝突及新政治與舊政治的對決,但台灣年輕世代並非鐵板一塊,多數25至39歲台灣年輕世代的兩岸疏離感、負面情緒、仇恨值仍將上升;但10至24歲的「小紅書世代」不同於此前「太陽花世代」,對大陸的負面情緒並不高,對大陸的態度相對溫和、理性,兩岸態度具有可塑性。

倪永杰指出,Tiktok、抖音、小紅書等大陸社交平台對台灣新世代具有強大的穿透力,據統計,2023年台灣人口中使用抖音多達22.3%,其中年輕族群使用者最多;民進黨當局因此陷入「禁不能禁、用不能用」的窘境;只要大陸對台工作有力得當,完全可以爭取台灣「Z世代」、「新新世代」的認同,塑造理性務實的年輕世代。
反中、天然獨的「太陽花世代」是民進黨主要支持者。圖/取自賴清德臉書

反中、天然獨的「太陽花世代」是民進黨主要支持者。圖/取自賴清德臉書

對於「戰爭與和平」為何未成為台灣總統大選的競選主軸,倪永杰指出,由於民進黨及美方全力淡化台海風險,台灣民眾對於戰爭的擔憂逐步下降,導致兩岸、和戰、清廉貪腐的議題,不如「民主專制」、「親美親中」、「走進白宮或走向中南海」、「走新路或走老路」等議題的動員效果。

經濟民生、青年政策等議題也重於兩岸、涉外、軍事議題,倪永杰指出,台灣不少民眾對於「和戰」無感,而台灣經濟回暖、股票上漲,也有利於綠營選情。

美國深度介選、暗助綠營,也是賴清德當選的主因,倪永杰指出,美方雖不信任賴清德,但管控賴清德最符合美國戰略利益,因此,美方與賴清德的交易條件就是接受駐美代表蕭美琴為副手、公開且不斷保證延續蔡英文路線、暫不更動蔡英文的兩岸、外交及國安人事。

大陸因素被反向操作,也是賴清德能以四成得票率勝出的原因之一,倪永杰指出,民進黨極力攻擊大陸介選策略,對動員激化綠營與年輕群體、中立選民投綠或投白有強烈效果;大陸融合發展、惠台政策對多數台灣民眾、青年世代無感,較難催化更多年輕票、中立票轉向支持藍營人選。

不過,六成選票不投賴清德,也體現台灣對於兩岸關係的新民意,倪永杰指出,「要和平、要交流、要合作、要發展」的四要,成為台灣真正的、持久的主流民意;建設和平、穩定、友善的兩岸關係成為台灣民眾最殷切的期待,支持兩岸恢復交流,擴大開放,開展協商談判;多數台灣民眾歡迎陸客、陸生、陸資,喜歡大陸抖音、小紅書等平台。

雖然,多數台灣民眾對大陸融合發展、惠台政策無感,但倪永杰指出,到大陸的台商、台胞、台青卻無比歡迎,不少台灣民眾特別是金門、馬祖民眾普遍支持建設金廈大橋,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也透露支持心聲。

反獨、反統、反戰、反去中國化的「四反」也成為台灣多數民意。倪永杰指出,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仍是台灣的公約數,多數台灣民意反對賴清德的「中華民國憲法的災難說」;「台獨引發戰爭」成為台灣多數共識,「反對台獨」、「反對戰爭」、「降低台海風險」的民意獲得凝聚與擴張;「去中國化」不得人心,遭到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對;反對大陸武統、反對延長兵役仍屬多數。

不過,倪永杰也發現,由於民進黨污蔑扭曲,大多數台灣民眾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兩岸和平協議」存有嚴重誤解、疑慮;台灣民意對於「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兩岸民主協商」、「兩岸簽訂和平協議」接受度仍偏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