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陸進行殯葬改革,這是典型的移風易俗工作,需要逐步漸進,但部分地方政府「一刀切」,如江西 就出現「搶棺材」的鬧劇,河南周口的平墳運動也引起嘩然。最近,華中地區也出現類似問題。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呂德文指出,一刀切的殯葬改革錯誤主要存在於三個方面:
一是行政強制代替群眾工作,卻全然不顧及移風易俗的特性,用行政強制的辦法來代替群眾工作,用壓服來代替說服。
二是用庸俗標準消解意義世界。有關政策用節約土地、環保等標準來論證火葬和進公墓。對待死亡,群眾要的是「入土為安」「死者為大」,有關方面卻生生製造死人和活人的對立,說死人和活人搶地。但是,大多數地方,尤其是山區丘陵地帶,死人隱入青山,和自然渾然一體,構成了活人心安的來源。死人在各自的祖墳園裡安放,不僅是死者生前的願望,對很多人來說,祖墳是這個紛擾世俗社會的最大精神家園。
三是工具理性代替了目的理性。任何一項政策,「民心」都應該是最大的考量因素。客觀上,各地在執行政策時,不可謂不盡心,不可謂考慮不周到,其政策初衷也從沒有要和群眾對立的意思。但最後的結果,卻還是碰了一鼻子灰。為何如此?主要是一些政策喪失了「將心比心」的能力。
呂德文認為,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似乎習慣於從抽象和宏大的正確無比目標理念出發,卻從不考慮普通群眾的切身訴求。他們懂得抽象的環保和文明的理念,卻不知道群眾關於環保和文明的理解。很多所謂的文明人,也不會去理解,「死無葬身之地」可謂是一種最為惡毒詛咒。一個需要付費的公墓,哪怕是低價的,也有這種無處安放的風險。
呂德文指出,人們想要把死亡去倫理化,去神聖化,把逝者當作「垃圾」來處理,總是考慮放哪裡最環保、哪種處理方式最省事,這是文明的進步還是倒退,真難說。
死亡歷來是家庭再生產的大事,也是村莊共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們在喪葬禮儀過程中,進行人際往來,生產社會資本,強化社會鏈接。
對於親人的逝去,最需要安撫的卻是還活著的人。政策的致定與執行「將心比心」是最重要的關鍵,也是政策是否收效的最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