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賴清德520就任第一天,就把國宴安排在台南安平,還精心設計了別出心裁的台灣美食。台南是文化古都,一級古蹟數量全台之冠,美食也很有名。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有其意義與價值。
可是,賴的重點並非文化。他在就職典禮上說:「1624年,台灣從台南出發,開啟台灣全球化的開端。站在「台南400」的歷史時刻,台灣更要展現自信,勇敢航向新世界,讓世界迎接新台灣。」
文化部燒8600多萬打造《1624》值得嗎?
為此,文化部在年初還耗資超過8600萬,打造了歌仔音樂劇《1624》,兩天就燒個精光。到底1624年發生了什麼事,值得如此大張旗鼓地慶祝?
這是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發生在台灣的故事。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南建城,開啟了荷蘭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到過安平古堡的人,必曾一睹「熱蘭遮城」的遺跡;台南地標赤崁樓,係以荷殖時期的「普羅民遮城」為基礎,改建為廟宇。中西合璧式結構,頗能彰顯台灣多元文化的特性。
身為台灣人,當然應該了解這段歷史。媒體報導,台南的台史館舉辦了「跨・1624:世界島台灣」特展,引入反殖民觀點,進行反省與批判,突顯原住民的主體與角色,希望帶領大家用多元視角,回看17世紀台灣的海洋史觀。
反省與批判,尊重原住民族,才是台灣人面對1624該有的基本態度。1624所標識的,並非台灣走向世界,而是世界走入台灣,掠奪台灣的資源。與其說這一年是台灣全球化的開端,不如說是台灣成為國際列強俎上肉的起點。
把1624年當成台灣紀元是台灣之恥
若說1624是台灣之恥,並不為過,怎麼賴神卻在就職典禮,以國家元首的身分,大肆鼓吹呢?難道他要向國際宣告,台灣的被殖民,不僅是過去完成式,還是現在進行式,而且必須是未來式,「永續」地任列強宰割下去?
猶記得賴蕭配網傳的大選宣傳照,是兩人站在美國華盛頓紀念碑前,標題為「MADE IN TAIWAN 美德贏台灣」。很多人覺得好看,殊不知,背後隱含的訊息,頗令人心驚。誰見過總統大選宣傳照是在別國拍的?再者,MADE IN TAIWAN一詞,原本是用於台灣製造並外銷的商品。把它放在台灣的總統競選海報上,又結合了美國首都,豈非告訴世人,要把台灣當商品「賣」給美國?
有人說,賴總統比蔡總統更強調台灣主體性,可是事實似乎恰恰相反。所謂「主體意識」隱然逐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更像是奴性,甚或賣台意識。日前,賴以副總統身分,公開表示「台日之間…成為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就職典禮還出現大量日文翻唱的歌曲,如《 科學小飛俠》主題曲、《 愛你一萬年》、《流水年華 》和《 媽媽請你也保重》。不禁令人懷疑,是否巴不得重回日本統治者的懷抱?
以1624年當成台灣的「紀元」,等於把台灣視作被殖民者。為了抗中,不惜犧牲台灣的主體性,舔美、媚日,連1662年被鄭成功趕走的荷蘭統治者的冷屁股也要貼。綜觀世界各地曾被殖民的國家,如此熱切擁抱殖民統治者大腿的,該不會只有台灣吧?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