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醜車站」熄燈 中壢臨時站外觀又被批像工廠

中壢臨時站16日啟用,被評為最醜車站的原車站正式熄燈。圖/中央社
中壢臨時站16日啟用,被評為最醜車站的原車站正式熄燈。圖/中央社

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改建工程日前動工,有全台「最醜車站」之稱的中壢車站隨之走入歷史。改建工程期間以中壢臨時前站對外營運,不過臨時站才剛啟用,就被民眾點評看起像工廠或倉庫。對此台鐵緩頰,臨時站採流線形設計、以經濟實惠RC鋼構材質打造,已較一般臨時站進步。

配合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改建工程,台鐵中壢車站拆除改建,工程期間改以中壢臨時前站繼續服務旅客。這項計畫中最具指標性的項目就是新建中壢車站,新建計畫關乎台鐵、桃園捷運及機場捷運延伸地下隧道工程銜接,工序繁瑣費時,因此固有的中壢前站須遷移,騰出空間供機捷及車站進行工程作業。

鑒於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龐大,鐵路局早在111年6月就開始興建中壢臨時站,便於後續承接原車站的營運業務。歷經2年施工的臨時站在16日正式完工啟用,中壢車站終於卸下最醜名號,臨時站被寄望能成為煥然一新的城市新地標。不少民眾在啟用日就到訪中壢臨時站,有人認為臨時站「看起來簡約清爽,比舊站好多了」,但也有民眾不留情批評「還是醜,看起來像工廠或是倉庫」,外觀美醜仍十分受矚目。

面對民眾對臨時站外觀的質疑,台鐵發布新聞稿說明,臨時站的外觀採取現代美學流線型方式設計,符合地方未來城市風貌,因為是配合計畫所興建的臨時性車站,建造以RC耐用鋼構材為基材,經濟實惠且具永續利用效益,根據計畫臨時站預計會使用8年左右,所以所用材質已相比以往的臨時車站進步了,希望能提供旅客更舒適的使用體驗。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