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鈐專欄】大法官獨立性遭質疑 民調揭露信任危機

賴清德的「青鳥會飛出來」言論無疑是一種政治威脅,也是對反對聲音的一種恐嚇。圖為立院上月21日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覆議案,場外「青鳥行動」再起。中央社
賴清德的「青鳥會飛出來」言論無疑是一種政治威脅,也是對反對聲音的一種恐嚇。圖為立院上月21日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覆議案,場外「青鳥行動」再起。中央社

鄭正鈐/國民黨立法委員

賴清德一句「青鳥會飛出來」的言論,隨即引發了國會改革釋憲的熱議。台灣民意基金會公佈的民調顯示,若憲法法庭判決違憲,4成9民眾大致上能接受。民進黨立院黨團對此結果表示欣慰,聲稱這是國人對大法官的尊重和支持。然而,這份民調同時顯示,高達5成的民眾對大法官的獨立自主性表示懷疑。

賴清德的「青鳥會飛出來」言論無疑是一種政治威脅,以隱晦的比喻,向大法官施壓,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做出符合執政黨期望的裁決。同時,這也是對反對聲音的一種恐嚇,暗示如果不接受大法官的裁決,將面臨來自民眾的壓力和反對。這種政治操作的言論,不僅是對司法獨立的干預,更是對民主制度的蔑視。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雖然有4成9的民眾大致接受憲法法庭的裁決,但同時也有半數民眾對大法官的獨立性存疑。這一矛盾反映了民眾對司法體系的不信任,削弱了憲法法庭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民進黨試圖引用部分民調結果來增強自己的立場,刻意忽視另一部分同樣重要的數據,以這種選擇性引用民意的做法來誤導民眾。

回顧今年5月民意基金會的另一份民調,58%的國人贊成「藐視國會罪」立法,且年輕人支持比例更高。這表明民眾對國會的尊重與期待,並反映了對現狀的不滿與改革的強烈渴望。

民進黨對這些民調結果的解讀,充滿了自我陶醉與政治操作,完全無視民眾對司法獨立性的擔憂與對政治干預的反感。賴清德的言論更是進一步激化了這種不信任,無助於重建社會對憲法法庭的信任。

國會改革的推進,正是為了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維護民主法治的健全發展。政府和大法官應該反思自身行為,重建社會對憲法法庭的信任,並以實際行動維護台灣的民主法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回應民意,重建司法公信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