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最高海溫嚴重破壞澳洲大堡礁 台灣珊瑚也陷入白化危機

澳洲大堡礁已有大量珊瑚發生白化現象。圖/取自大堡礁基金會官方網站
澳洲大堡礁已有大量珊瑚發生白化現象。圖/取自大堡礁基金會官方網站

地球加速暖化除了帶來更加極端的氣候外,海水溫度的持續上升對於海洋生態系造成的傷害也不可輕忽。上周最新出版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一篇研究報告,澳洲北部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及附近海域的水溫,在過去10年快速上升,已達到400年來的最高溫度,增加了珊瑚大規模白化和死亡風險。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根據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與伍倫貢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員自海中的珊瑚鑽探珊瑚核(coral cores),檢查了從珊瑚骨骼內部採集的樣本,發現大堡礁的珊瑚正在加速死亡,主要研究負責人亨利(Benjamin Henley)表示:「世界正在失去一處地標級的景觀」,2024年1月至3月是該海域有紀錄以來最高的海溫,遠高於任何其他年份,「除非人類採取更緊迫的行動來控制氣候變遷,否則這一代人可能將目睹大堡礁的消亡」。

珊瑚是珊瑚蟲和海藻的共生體,健康的珊瑚會因貢生海藻顏色不同,而呈現各種鮮豔的顏色。由於珊瑚對海水溫度非常敏感,在持續的海水升溫狀態中,體內的海藻會囤積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珊瑚蟲為了保護自己,必須將海藻排出體外,同時珊瑚本體也會因為增加的過氧化氫出現白化(Bleaching)現象,逐漸變成灰白色。最後長期失去海藻的珊瑚蟲也會由於飢餓而造成大面積死亡。

健康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生態多樣性,儘管只分布在海洋1%的面積,卻擁有海洋中超過25%的魚類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珊瑚礁的破壞與死亡,是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巨大挑戰。科學家發現,已經白化的珊瑚仍有恢復的機會,因為珊瑚蟲並不會立刻死亡,如果接下來海水降溫的幅度足夠,珊瑚蟲在幾周內會再度將這些海藻吸回體內,但要恢復白化前的狀況,可能需要長達10年以上的時間。

亨利表示:「灰白色的珊瑚並不是一個美麗的景象,最終,其他藻類會在白色珊瑚的表面生長,使其變成棕色。雖然白化的珊瑚仍有機會恢復,但如果海水中的熱量不減弱,它就沒有機會恢復」。

白化的珊瑚外可能滋生褐色的藻類。圖/取自大堡礁基金會官網

白化的珊瑚外可能滋生褐色的藻類。圖/取自大堡礁基金會官網

麥葛蕾格教授(Prof. Helen McGregor)指出,大堡礁的現況是「自然給人類的巨大訊號,警告我們問題有多嚴重」,「我有點不願意說它們的命運已經註定了。珊瑚礁在地質時期經歷了很多變化而仍然能夠倖存,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最終會得到什麼樣的珊瑚礁?但我確信無法像我們現在擁有的這樣」,「我知道我們需要做什麼,只要把政治放在一邊,繼續前進」。

大堡礁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科學家希望這項研究能夠說服聯合國組織改變主意,並正式將這片巨大的珊瑚礁列為「瀕危」狀態。

海溫上升並不只是澳洲周圍海域的問題。今年6月,在北半球的馬來西亞海域,當局在最近一次為期3個月的調查中也發現,當地逾5成的珊瑚礁正面臨大規模白化的危機。馬國當局已立即成立特別委員會積極應對,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將暫時禁止民眾進入珊瑚礁。

NOAA8月7日的珊瑚礁監測數據顯示,台灣鄰近海域的白化警報已達警報等級2。圖/取自NOAA官網

NOAA8月7日的珊瑚礁監測數據顯示,台灣鄰近海域的白化警報已達警報等級2。圖/取自NOAA官網

而根據我國環境資訊中心上周的資料,國內學者提醒,台灣與澳洲大堡礁珊瑚白化事件產生連動。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上周三(7日)的珊瑚礁監測數據顯示,台灣鄰近海域的白化警報已達二級警戒,代表可能有大範圍的珊瑚白化,甚至伴隨敏感型珊瑚死亡的風險。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指出,2023年夏季創紀錄高溫使得台灣的珊瑚礁面臨白化邊緣,幸好睽違7年的「海葵」颱風來襲,使得海水略為降溫。今年從6月持續高溫至今,台灣周圍海域珊瑚正處於大白化的狀態,剛帶來重大災害的「凱米」颱風能否帶來降溫機會,還需要進一步的資料分析。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許伯駿指出,研究單位與民間團體合作,在基隆選育耐熱珊瑚品種,保種和復育珊瑚;澎湖縣政府也與企業採用珊瑚三角磚復育模式,來培育珊瑚苗。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復育的進度很難趕上異常的高溫,「最為關鍵的是,我們必須從海洋環境永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相應政策來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