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遺址」定義惹議 文化部長李遠:互揭瘡疤沒意義

文化部長李遠(左)、政務次長王時思(右)席間就「不義遺址」交換意見。圖/中央社
文化部長李遠(左)、政務次長王時思(右)席間就「不義遺址」交換意見。圖/中央社

立法院今(9日)召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議《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不過文化部長李遠與藍營立委在「不義遺址」的名稱定義出現爭論,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若曾發生人權迫害的地點為「不義遺址」,「那挺戒嚴言論,是否可直接稱是不義言論?」對此,李遠表示,在台灣支持戒嚴的人非常少,所以希望不要再互揭傷疤,應該是要勇敢反省,而非仇恨痛訴。

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不義遺址」原先適用範圍為威權統治時期,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與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提出,將「不義遺址」適用範圍擴大到清代及日據時期的人權事件。高金素梅認為,「日治時期」名稱忽略了日本對原住民族的迫害,所以應該稱為「日據時期」。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提及,若曾發生人權迫害的地點叫作「不義遺址」,那「挺戒嚴」言論,「是否可以直接稱為是不義言論?」

鄭天財則表示,台灣原住民族在這片土地上所受到任何一個統治者的侵害,難道就不是侵害嗎?這不是遺址嗎?要把清朝及日據時代的不義遺址列入進去,就窒礙難行了嗎?就要覆議了嗎?真是莫名其妙。

李遠對此回應,台灣與南韓的人民都曾經歷戒嚴時期的威權統治與壓迫,是人民及學生們流血流汗的抗爭,才換來民主自由的珍貴,因為過去的血淚,才讓大家知道民主多麼得來不易。

李遠表示,相信若在台灣辦投票,挺戒嚴的人一定「非常非常少」,因此針對「挺戒嚴的言論」,不需要再去賦予一個「不義言論」的名稱。希望今天在這裡討論,不是繼續互揭瘡疤,而是應該要勇敢反省,而非帶著仇恨痛訴。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則指出,7000名國民黨軍人再1947年3月8日,登陸基隆港,船還沒靠岸就用槍對著岸上穿著木屐的台灣人進行無差別掃射。結果在審查過程中,國民黨卻硬要扯到清朝及日治時代,扯東扯西就是不願面對國民黨對台灣人曾痛下殺手的事實,以及還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受害者及家屬。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