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平協議為前提 英相首表態:準備好派兵保衛烏克蘭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表示,若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他已準備好派兵進駐烏克蘭。圖/翻攝自Keir Starmer臉書影片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表示,若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他已準備好派兵進駐烏克蘭。圖/翻攝自Keir Starmer臉書影片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表示,若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他已準備好派兵進駐烏克蘭,並強調歐洲國家應在結束戰爭的談判中發揮作用,而不應由美國單獨主導。施凱爾也坦言,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再次對烏克蘭發動攻擊,英軍可能會因此身陷險境。

綜合路透、英國《衛報》報導,這是施凱爾首次明確表態,考慮派遣英軍維和部隊至烏克蘭。先前,他曾表示英國願意在烏克蘭的和平協議中扮演一定角色,但並未具體提及派兵問題。

施凱爾預計將於17日前往巴黎,與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以及其他歐洲領袖會談,該會議由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召集,此次緊急會議的重點是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試圖終結俄烏戰爭的行動所引發的疑慮,以及因美國可能減少對歐洲防務承諾所帶來的衝擊。歐洲國家擔心,萬一美國逼迫基輔簽署不公平協議,普丁可能將此視為勝利,進而進一步強化對歐洲的影響力,使歐洲陷入俄羅斯的掌控之中。

施凱爾認為,這場危機是世代難得一遇的關鍵時刻,對歐洲來說更是關乎存亡的重要議題。施凱爾投書《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指出,英國準備在烏克蘭的防務與安全上扮演領頭角色,包括承諾每年提供30億英鎊的援助,直至2030年。他進一步指出,除了軍事援助外,英國也必須準備好並願意提供安全保障,包括在必要時派遣英軍進駐。

「我絕非輕率說出這番話。我深知,這可能將英國軍人置於險境所伴隨而來的責任。」施凱爾說:「但任何協助保障烏克蘭安全的行動,也是在保障歐洲與英國的安全。」他強調,這場戰爭一旦結束,不能淪為普丁下一次發動攻擊前的短暫停歇。

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英國歷任首相都未曾公開考慮派遣英軍。然而,英國軍方高層認為,即使不考慮烏克蘭的維和行動,英國目前的640億英鎊國防預算(約佔GDP的2.33%)已難以滿足現有軍事承諾。儘管如此,有內部人士透露,如果國際外交努力促成一支多國維和部隊,英國仍願意派兵參與。

執政的工黨此前承諾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2.5%,但尚未確定具體時程。與此同時,川普則要求所有歐洲國家將國防開支提高至5%,而英國軍方高層則建議逐步提升至2.65%。

施凱爾先前曾暗示,英軍可能在停火後負責保障烏克蘭的安全。他16日表示,英國可在這場戰爭談判中發揮「獨特作用」,充當歐洲與美國之間的橋樑,以促進烏克蘭的和平進程。施凱爾預計很快前往華府會見川普,他強調:「歐洲國家現在必須挺身而出,英國也將全力以赴。然而,美國的支持仍至關重要,因為只有美國能確保烏克蘭的安全,阻止普丁再次發動攻擊。」

美國政府代表與俄羅斯官員預計將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會談,此次會議是在川普上周與普丁通話後促成。然而,烏克蘭政府官員並未受邀參與,而其他歐洲領袖可能也無法介入談判。施凱爾強調:「我們必須清楚,和平不能是不計代價的妥協。烏克蘭必須參與談判,否則這將等於承認普丁的立場,即烏克蘭並非一個真正的國家。」

施凱爾還警告,必須避免重演2021年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混亂局面。當時,美國在前總統拜登(Joe Biden)的領導下,遵循川普政府與塔利班(Taliban)達成的協議撤軍,導致喀布爾迅速落入塔利班之手。「我們不能讓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施凱爾表示:「我相信川普總統也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

英國可能擴大軍事介入,將進一步加重國防預算壓力。由於英軍人數已降至200多年來的歷史新低,軍方高層於上周五與施凱爾會談,討論當前國防情勢。有國防消息人士指出,軍方並未直接向首相施壓要求增加預算,而是希望透過對話加深首相對武裝部隊的認識,以配合前北約秘書長羅伯遜(George Robertson)主導的國防檢討報告。

軍方認為,在財政部對額外國防支出的憂慮下,英國現有的國防預算已難以同時支撐對北約(NATO)、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核潛艦計劃,以及下一代戰機計劃的承諾。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