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27日)在台南舉行第三次會議,總統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這次演練與即將展開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相連結,旨在重新調整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的演習步調,以新的思維和策略來提升地方整體韌性及應變能力,確保在極端情況下社會與民生能正常運作;賴清德也指出,面對「境外敵對勢力」及天災人禍,未來台灣將持續努力,與世界民主國家共同強化全球民主韌性,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賴清德表示,「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移師台南召開第三次會議,並進行了實地演練。對於各位顧問、委員的參與表達感謝,也對所有關心此議題的國人表示感謝。面對天災人禍以及來自境外敵對勢力的各種威脅,台灣必須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打造堅實的社會防衛韌性,以應對大型災害及威權主義的挑戰。
賴清德指出,本次演練突破了以往的劇本式操演,而是採取實地、實景的動員方式,以檢視政府與民間在面對災害時的合作能力。演練中模擬的情境包括「海嘯來臨前的預警與避難疏散」、「關鍵基礎設施的爆炸事件」、「醫療系統遭受駭客攻擊」以及「認知作戰與治安騷亂」。
賴清德強調,這次的演練模式,從點到線再到面,是台灣需要積極推廣的策略, 此次實地演練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即連結即將展開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讓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調整步調,以新的思維和策略來加強演習,提升地方整體韌性及應變能力,確保極端情況下社會與民生的正常運作。
賴清德強調,無論是中央部會還是地方政府,只要預先準備、務實執行、反覆檢討,就能發揮實地演練的最大成效,使社會防衛韌性的建設更加穩固,感謝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的指導,以及行政團隊,特別是台南市長黃偉哲及其團隊的努力。
賴清德指出,當前的全球環境中,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各國面對各種危機與挑戰的核心策略。加強韌性是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以及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賴清德表示,台灣將主動與盟友國家合作交流,並在本月初舉行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研討會上,首次以全社會韌性為主題,吸引了來自30國的專家學者參與討論。
賴清德重申,未來台灣將持續努力,與世界民主國家共同強化全球民主韌性,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並與國際社會分享台灣的創新與經驗,增進國際對台灣努力和決心的瞭解,所以要再次呼籲,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設需要每個人共同參與,期待全國上下攜手合作,提升台灣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