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國際經濟與投資合作特使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向俄媒《消息報》(Izvestia)透露,莫斯科與華盛頓已開始就俄羅斯境內稀土相關計劃展開磋商,美國企業已對潛在協議展現出興趣。報導稱,預計美俄代表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下一輪會晤可能在4月中旬舉行,目前已知雙方在恢復接觸的框架下,除了烏克蘭停火議題外,也將討論美俄經濟上的合作。
路透引述《消息報》報導,身兼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執行長的德米特里耶夫表示:「稀土金屬是雙邊合作的重要領域,當然,我們已開始就俄羅斯境內各類稀土金屬與其他項目展開討論。」
曾參與2月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美俄談判代表團的德米特里耶夫指出,部分企業已對這些項目表現出興趣,但他並未透露企業名稱或進一步細節。
根據《消息報》報導,這項合作預計將在下一輪美俄談判中進一步討論,該會談可能於4月中旬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
報導稱,在美烏雙方針對礦產協議草案展開談判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也提出邀請,表示願在未來的經濟協議中,與美方共同開發俄境內的稀土金屬礦藏。
今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他支持與莫斯科簽署有關獲取稀土的協議。他指出,華盛頓對俄羅斯「龐大的儲量」以及其他「極具價值的資源」很感興趣。普丁在2月24日也曾指出,俄方準備與美國政府機構與企業在稀土金屬開採項目上展開合作。普丁說:「我要強調,我們擁有的此類資源數量,是烏克蘭的數倍。俄羅斯在稀有金屬與稀土儲量方面無疑是全球領先者之一。」
根據俄羅斯自然資源部的數據,俄國所有稀有金屬的總儲量為6億5800萬噸,其中稀土為2850萬噸。然而,俄國在全球市場上的開採佔比不超過1%,且幾乎沒有對這些金屬進行加工。
《消息報》報導指出,俄羅斯工業專家表示,美國對這類元素的進口有高度依賴,並指出,美方每年開採約4萬5000噸稀土。其中作為氧化物的產量約1500噸,其餘部分則由中國加工,隨後美國再向其採購。未來10年,美國對稀土的需求將增加至約7萬5000噸。顯然,美方難以僅靠國內開採滿足此一需求。
該專家說,俄羅斯境內可能的合作開採對象包括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Krasnoyarsk Krai)的丘克圖康礦床、雅庫特(Yakutia)的塞利格達爾與托姆托爾礦床。這些原料可在俄國境內加工,前提是建立相應設施。
然而,美俄雙方的合作面臨數項潛在障礙。首先,對俄羅斯的制裁依然有效,而美國仍對烏克蘭提供軍援。其次,華府必須允許美國企業投資俄羅斯礦床。否則這些協議將淪為空談。此外,稀土礦床多位於偏遠地區,不但基礎設施匱乏、甚至尚未開發,代表著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稀土金屬與其他關鍵礦產對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可廣泛應用於包括化工、機械製造、核能、無人機製造與太空技術。在川普推動抗衡中國在這領域的主導地位之下,相關礦產近期受到全球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