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財政部3月31日發布,財政部2025年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28兆元),積極支持中國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此次資本補充工作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進。
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皆於30日發布公告宣布,擬透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其中,建設銀行可募資1050億元,中國銀行可募資1650億元,交通銀行可募資1200億元,郵政儲蓄銀行可募資1300億元
大陸財政部說明,當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穩健,資產品質穩定,撥備計提充足,主要監管指標均處於「健康區間」。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支持相關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有利於進一步鞏固提升銀行的穩健經營能力,促進銀行高品質發展,為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和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有利於銀行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為大陸國民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四家銀行30日的公告,大陸財政部擬認購的資金總額為5000億元,與今年3月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政策方向一致。
根據中金公司研究報告統計,中國國有大型銀行在歷史上曾有三輪主要注資,分別是大陸財政部1998年發行特別國債向四大行注資2700億元;2003年至2007年,大陸財政部透過匯金公司向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分別注資,並實現A、H股兩地上市;2010年,工行、建行、中行、交行透過配股方式補充資本。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指出,與過去為化解風險的目的不同,此輪注資重點在於促進發展。期望國有大行能更好地落實相關政策,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