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社論:中美貿易戰將讓美國盟友對美失去信心

《華盛頓郵報》指中國這次應對川普關稅的方式完全不同於川普第一任期。圖/取自新華社
《華盛頓郵報》指中國這次應對川普關稅的方式完全不同於川普第一任期。圖/取自新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9日喊停自己的對等關稅政策,給除中國外的其他國家90天的寬限期,同時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中國也不甘示弱進行了反擊,《華盛頓郵報》11日發表社論指出,中美貿易大戰可能導致兩國經濟以及全球供應鏈的損害。而中國在全球舞台上展示了成熟的形象,並且在貿易問題上採取了高姿態。中美貿易戰可能促使中國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並尋求其他市場。最終的結果可能使美國盟友對美國失去信心,這對美國而言會是最嚴重的損失。

社論指出,由於川普的反覆無常,造成美國金融市場的混亂,給美國帶來負面影響。相較於美國,北京不只對美國採取了高姿態,在世界舞台上也展現出成熟的形象,致力於自由市場和穩定的貿易關係。在全球經濟動盪時期,那些對對中國抱有戒心的國家現在都希望北京能提供支持。

例如,3月底,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經貿官員在首爾舉行會議,啟動長期擱置的建立三邊自由貿易區的計劃,並加強在供應鏈管理和出口管制方面的合作。

今年四月,習近平在北京強調,要深化與週邊國家關係,建構「命運共同體」,下周他還將進行今年的首次出訪,以鞏固與柬埔寨、越南和馬來西亞的關係。

上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強調中國和歐盟在支持自由、公平的全球貿易體系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

《華郵》指出,這一次,中國不太可能像川普第一任期時相同的方式回應貿易戰。2020年初,北京同意「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同意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和波音飛機,並向美國開放包括信用卡在內的金融服務。中國現在的回應不僅僅是提高關稅。中國也將許多美國公司列入黑名單,禁止其向中國出口,並凍結向美國出口對電子產品和電動車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努力擴大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川普的關稅刺激中國在擴大內需採取更多行動。貿易戰也可能加速兩大經濟體的脫鉤。面對川普的關稅,中國可能會自行脫鉤,擴大出口市場。

文章結論認為,其他國家,甚至是美國的長期盟友,可能會發現相比美國的不確定性,中國是更可靠的貿易夥伴。對美國而言,這將是川普與中國貿易戰最嚴重的後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