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幾內亞比索(Guinea Bissau)西北部一處由中國企業運營的鋯石(zircon)礦場,周日(20日)遭到數百名當地女性抗議者暴力攻擊,焚燒了礦場設備,表達對採礦活動破壞農田與環境的不滿。
綜合法新社與《南華早報》報導,事件發生在靠近塞內加爾邊境的度假小鎮瓦雷拉(Valera)附近的恩喜昆村(Nhiquin)。目擊者表示,數百名女性參與了抗議行動,並焚燒了自2022年起由中國企業投資營運的礦場設施。抗議者卡賈夫(Aissato Cadjaf)表示:「我們明確告訴他們,未經我們同意不得開採沙土。我們的稻田全被毀了,附近小河裡的魚也消失了」,她強調,儘管居民多次抗議,當局與礦場經營方均未做出回應,促使女性採取激烈行動。
#西非 國家 #畿內亞比紹(Guinea-Bissau)數百名婦女抗議中國企業經營的 #鋯石(#Zircon)礦場破壞環境,周日(20日)衝擊並縱火燒毀礦場設施 ➡️ https://t.co/LirwynCcTo pic.twitter.com/oHw6mxQhuK
— RFA 自由亞洲粵語 (@RfaCantonese) April 21, 2025
當地內政部長坎德(Botche Cande)在視察現場後表示:「所有設施都被燒毀」,但未具體說明損毀的設備細節,僅表示對整起事件強烈的不滿,「國家努力尋找合作夥伴,沒有人有權破壞他人財產」。坎德宣布將增派警衛保護礦場,並協助重建工作。他還指出,參與抗議的女性已逃入附近森林躲藏,強調「必須追捕並逮捕她們」,認為「這種行為不能不了了之」。當地副行政長官因凡達(Edmundo Infanda)表示,大批女性參與抗議,當地警方無法阻止示威行動。目擊者透露,數名女性及一名村莊領袖在抗議後被逮捕。
當地媒體《Jornal O Democrata》報導,這次抗議行動反映了恩喜昆村居民長期對外資採礦的不滿。鋯石的開採(主要用於陶瓷與建築行業)雖為當地帶來部分就業機會,但對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了以農業為生的居民生計。另一家媒體《Bissau Digital》則提到,類似的抗議事件近年在幾內亞比紹其他採礦地區也曾發生,顯示當地對外資企業缺乏透明度與環境責任的不滿日益加劇。
幾內亞比索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中排名第179(共193國),經濟狀況極為貧困。根據世界銀行最新數據,約四分之一人口每天生活費低於1.9美元(約台幣61.6元)。該國長期面臨政治動盪與貧困問題,也成為毒販利用的毒品轉運站,販運南美毒品原料至歐洲。這些因素加劇了當地居民對外資企業的敏感與不信任。
這起襲擊事件凸顯了幾內亞比索民眾對環境破壞的憤怒,也暴露了外資企業在當地經營時與社區溝通的不足。內政部長的強硬表態顯示政府試圖保護外資以促進經濟發展,但未回應居民對環境與生計的訴求,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