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新冠肺炎第七波疫情 疾管署:預計5、6月進入高峰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中)6日在例行疫報表示,國內4月27日至5月3日新冠肺炎門急診就診計5853人次,較前一周上升。圖/取自中央社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中)6日在例行疫報表示,國內4月27日至5月3日新冠肺炎門急診就診計5853人次,較前一周上升。圖/取自中央社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7波Omicron變異株流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周二(6日)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上表示,上月(4月)27日至本月(5月)3日,國內新冠肺炎門急診就診人次達5853人次,較前周上升78%,已連續4周攀升,創今年新高,但僅為去年同期19334人次的三分之一。值得關注的是,一名未接種疫苗的4歲女童因重症住進加護病房。

中央社報導,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4月29日至5月5日新增33例新冠肺炎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與4例死亡個案。今年累計203例重症,其中37例死亡,患者多為65歲以上長者或具慢性病史者。統計顯示,確診及死亡個案中未接種JN.1疫苗者高達91%以上,凸顯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報告一名中部4歲女童的重症案例。該女童無特殊病史,也未接種任何新冠疫苗。自4月起出現咳嗽、輕微發燒,經診所治療無效後,5月初症狀加劇,出現食慾下降、呼吸困難等症狀。急診檢查發現低血氧、雙肺浸潤,PCR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併發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症,隨即收治加護病房。目前女童住院第3天,意識與生命徵象穩定,但仍需持續治療。

羅一鈞分析,疫情高峰預計將在5月或6月到來,但因距離前波疫情已有半年,且JN.1疫苗已推廣,預估本波疫情高峰將較前波低,約為前波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截至5月4日,國內JN.1疫苗累計接種208.8萬人次,全國接種率8.7%,65歲以上長者第一劑及第二劑接種率分別為18.1%及0.24%。上周疫苗接種熱度回升,第一劑新增5731人,第二劑新增4070人,均創近期新高。

針對近期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進香活動引發的人潮群聚,羅一鈞表示,5至19歲年齡層就診人次增幅較大,成年及老年族群增幅不明顯。由於活動仍在進行,需待下週數據進一步分析,才能評估對疫情的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各國衛生部門最新數據,2025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受Omicron變異株及其亞型影響,各地持續有規模不一的疫情傳出。美國疫苗覆蓋率高,但部分地區因追加劑施打不完全,導致重症率上升,今年第一季累計新增約150萬確診病例,死亡約2.5萬例。歐洲的英國、德國等地疫情趨緩,但東歐國家因疫苗接種率較低,重症與死亡病例仍高。歐盟整體接種率約75%,新增病例以輕症為主。

日本近期因新亞型病毒株傳播,單周新增病例上升20%。非洲則因疫苗覆蓋率低(約20%),加上醫療資源匱乏,導致重症死亡率較高,南非與奈及利亞為疫情熱點,Omicron相關病例持續增加。

目前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率約68%,但新變異株的出現與疫苗保護力下降,促使各國加速推廣追加劑與新型疫苗。WHO呼籲持續監測病毒變異,並提高低收入國家疫苗可及性,以遏制疫情長期影響。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