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日前發文紀念在徐蚌會戰中自裁殉國的將軍黃百韜,強調「我們應該緬懷的是那些國軍官士兵袍澤,而不是共諜」,暗諷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引來國民黨抨擊,黃百韜也是抗日將軍,賴清德卻對他抗日的貢獻隻字未提。對此,媒體人黃揚明認為,既然賴清德要消費國軍烈士,至少先認同中華民國;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張雅屏也指出,要運用忠臣良將事蹟者,應完整陳述,絕非以政治立場刻意片面擷取。
黃揚明在節目《新聞大白話》直言賴清德為「中華民國認同的變形蟲」,因為賴清德過去言論總強調台灣與中國無關,甚至說出「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但黃百韜最後是在江蘇自裁身亡。因此,此番言論證明了中華民國歷史並非侷限於台灣。
黃揚明指出,賴清德此次承認國共內戰歷史就是「蔣介石化」,走向當年蔣介石反共、反攻大陸的路線,意即「反共的他才認」。黃揚明說,既然賴清德要消費國軍烈士,至少先認同中華民國。
他也提到,國民黨中常委何鷹鷺抖音平台內容涉及推崇中共遭停止黨職處分,黨主席鄭麗文受訪表示,處分是因何鷹鷺「認同的不是中華民國」。反觀民進黨立委王義川近期赴日旅遊,卻在神社參拜時於繪馬住所欄位填下「『台灣國』桃園市中壢區青山路」,王義川甚至曾任黨內政策委員會執行長,位居要職。
黃揚明批,這樣的國家認同才是現在的麻煩之處,因為黃百韜反共,所以賴清德承認他的歷史,不反共便不認同,此為「自助餐式的歷史解讀」。
另外,張雅屏也在臉書發文表示,黃百韜是1900年生人,廣東籍原名黃新,父親曾在李鴻章淮軍中駐紮天津,故黃於天津出生與成長,後投入江蘇督軍李純擔任傳令兵。北伐期間在奉系張宗昌部任營長後升任旅長,隨著北伐後隨徐源泉加入國民革命軍,後因剿共期間被指「援助不力,坐視長官被殲」免去軍職,隨後報名陸軍大學改名黃百韜。
張雅屏指出,黃百韜陸軍大學畢業後,受何應欽賞識推薦至顧祝同所轄第三戰區參謀長,期間主導浙贛戰役作戰計畫,獲得顧祝同認同出任二十五軍軍長。因為人廉潔整飭軍紀,將二十五軍打造成能戰勁旅,對日抗戰期間支援緬甸與邱清泉、孫立人兩位將軍協助英軍抵抗日軍侵略。
張雅屏續指,抗戰勝利後,黃百韜奉命接收浙東,後因成功接收汪精衛偽政府某部一軍兵力而獲獎。國共內戰爆發,帶領二十五軍在蘇北與魯東間攻防,於膠東掃蕩重創解放軍。後於豫東戰役浴血奮戰打下黃泛區中原大捷,破格擢為陸軍第七兵團中將司令官。
張雅屏說,徐蚌會戰後,黃百韜奉命轉移,後駐守碾莊,期間受解放軍圍困,劉鎮湘勸黃百韜突圍,黃百韜堅拒後舉槍自裁。死前,他拿出一張照片,背面寫「黃伯韜盡忠報國」,請二十五軍副軍長楊廷宴轉交給蔣中正。一位抗日名將,至此消殞,盡忠職守,受後人敬重。
最後,張雅屏寫道,要運用忠臣良將事蹟者,應完整陳述,絕非以政治立場刻意片面擷取,抗日乃上一代國軍將士們,最引以為榮的國家任務,國共內戰卻是多數人引以為憾的歷史記憶。最後酸賴清德「賴清德不念書不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