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餘震不斷,收拾家園之餘也須注意住家房屋與自身安全,根據義消宣導資訊,請大家注意以下4點:
1. 出門時,儘量走騎樓,避免大樓磁磚墜落
2. 請確認家裡瓦斯管線是否有外漏情形,有的話請慢慢開窗,並通報消防,立即離開。
3. 避免搭乘電梯、在外不接近危險設施(如施工建物、玻璃落地窗等)
4. 使用衛浴馬桶時,請先確認有沒有裂痕,若是暗裂,可能會有異味飄出,可以作為參考依據。坐下前也可以先按壓馬桶測試載重,避免受傷。
另外震後住宅結構安全檢查,也可依照下列方式進行判斷:
一、首先查看整棟大樓
1. 先詢問左鄰右舍、樓上樓下是否也有損害。
2. 共同查看整棟大樓是否有異常傾斜、沈陷現象。
3.檢查門窗是否被擠壓變形,牆壁有無龜裂,柱、樑、樓版有無裂損。
二、從一樓開始檢查
1. 注意柱子是否有嚴重裂縫或混凝土被壓碎剝落、鋼筋外露等現象。
2. 一樓為開放空間的挑高挑空大樓,或一樓原為老舊住宅被改變成超商、餐廳或大賣場之建築物,應特別檢查。
三、檢查各樓層柱、樑、剪力牆、樓版
柱:
查看樑柱接合處、柱子頂端或底部、若是門窗邊柱子則注意柱子在門窗開口部位,是否有近似45度或交叉的斜向裂縫,甚至混凝土剝裂、鋼筋外露現象。柱子頂端或底部,若有明顯的水平裂縫或錯位亦應注意。
樑:
特別注意樑端(樑靠近柱子的地方)或樑靠近牆的地方,是否有近似45度或交叉斜向裂縫,甚至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
若柱與柱間距較大,下面無隔間牆的長樑,中央部位有垂直向裂紋,只要樑無明顯的下垂變形,於震後妥為修復即可。
剪力牆:
一般大樓不一定會設計有剪力牆,民眾也不容易分辨何者為剪力牆。若厚度超過二十公分的鋼筋混凝土牆,周圍有樑柱框架起來、無門窗等開口,很可能是剪力牆。
應檢查牆面是否有近似45度之1道或多裂縫或交叉裂縫,甚至上下錯位、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等現象。由於剪力牆是抗震的重要結構元件,若有上述情形,應儘速補強。
樓板:
檢查是否有混凝土嚴重剝落、鋼筋外露情形。震後建物若有上述情形,應請專業人員評估進行修復補強設計,並據以施工。
震後建物若有下述情形,不必過份驚慌,可依下列建議自行修復。
一、隔間牆、外牆之裂損:
隔間牆或外牆於震後可能出現近似45度的一道或多道斜向裂縫,一個交叉或多個交叉裂縫。民眾可沿裂縫將表面粉刷層敲除,若僅為表面粉刷層裂縫,敲除後重新粉刷即可。
若裂縫深入磚牆或鋼筋混凝土牆,可以環氧樹脂灌入修復。但若牆體裂損較嚴重,甚至有上下錯位變形、局部坍塌現象,則應拆除重砌。
二、牆面門窗、開關箱等開口角落上的裂縫。
三、牆面開關插座附近的裂縫、水龍頭附近的裂縫、樓版燈具附近的裂縫,可能是內埋電管、水管等施工不良所引起。
四、磚牆與樑或樓版交接處之水平裂縫,磚牆約一半高度的水平裂縫,與鄰居隔戶牆之門形裂縫。
五、磚牆與柱及鋼筋混凝土牆交接處之垂直裂縫,牆轉角處之垂直裂縫。
六、樓梯平台裂縫。
七、屋頂女兒牆、陽台牆、欄杆等之裂損。
以上之裂縫,往往會伴隨牆面、樓版面粉刷層剝落,磁磚剝落裂損現象。若裂縫寬度超過紙張可插入之寬度,可以環氧樹脂灌入修復,細裂紋則以補土油漆方式處理即可,以防止水氣滲入,外表再重新粉刷油漆或貼磁磚恢復原狀。
參、特別注意事項
一、室內裝修儘量不要拆除隔間牆,尤其是一樓的隔間牆更不可拆除。隔間牆雖然不是主結構體,但強震時卻能成為抗震的「第二道防線」。一般老舊建築或未做好耐震設計施工的大樓,隔間牆於強烈地震時可彌補主結構體耐震能力的不足,若有裂損,應儘速修復。
二、台灣多地震,室內不要將樑、柱、牆面、樓版全部用裝修材、壁紙等裝修隱蔽起來,不但震後無法檢查受損情形,且強震時可能引起火災,亦不利消防安全。
台北市政府表示,若民眾發現因本次地震產生房屋受損情形,可參見《震災後房屋安全自我檢查手冊》先行初步判斷,或認有安全疑慮者,可通報1999或本市黃單建築物單一窗口,相關內容:https://reurl.cc/54ey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