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城/台灣資深媒體人
不到1個月就是520,事實上現在就可看出,準總統賴清德大有「還沒上任就跛腳」的態勢。理由有四。
在國會受反對黨制肘
第一個理由顯而易見,反對黨在立院占優勢,國民黨又出現少有的團結,勢必從立法端對行政權造成有效的制肘。報載,馬英九會晤朱立倫,敦促黨籍立委發力,修改《反滲透法》,意圖借助立法院撬動兩岸關係,即是一個行政權受威脅的開端。
此議是否能成,關鍵不在賴政府能不能策動反對黨立委的分裂,而在於國民黨準備在兩岸關係這條路上走得多遠。繼馬英九北京之行,國民黨大員紛紛籌畫訪問中國大陸,一時之間,兩岸關係氣氛驟起。但是,這些國民黨高層的心眼中,是確實懷著共同的政策目標,企圖承擔兩岸關係的破局者;還是各有心思,意在攢足流量累積政治資本?進一步來說,縱使國民黨高層團結一心,他們的意志是否足夠堅定,願意承擔罵名,同意成為北京的抓手,從立法端對抗台獨勢力?
拜登政府需要兩岸穩定
第二個理由是美國的壓制。未來一年,拜登政府需要一個穩定的局面,專心搞選舉,不會允許賴政府在兩岸關係上有任何出格演出。美國大選之後,繼任者必須對付苗頭乍起的金融風暴,需要集中心力與北京周旋,也不會同意賴政府成為「麻煩製造者」。其結果,賴政府在兩岸關係這一塊可以發揮的空間,遠比蔡英文政府要小。
過去多年,北京、華府及台北之間,台海局勢呈現一個相對穩定的三角關係,三方之間互有平衡及施力之處;但蔡英文政府打破了三角關係,全面倒向美國,還甘為前鋒,挑釁北京,以致淪為中美激烈對抗下的棋子。賴清德既然自稱「台獨之子」,又概括承受蔡政府格局,只能對美國唯命是從,不必奢望他有另起爐灶的意願及能力。
蔡英文已完成兩岸關係布局
第三個理由,也是最重要的,蔡英文政府在兩岸關係上已大致完成布局,有效地從政治、經濟及教育文化等各個層面與中國大陸切割,也成功地建構了台灣的輿論主流,為台獨大業奠定不易顛覆的意識形態基礎。眼前要問的是,棒子交到賴清德手中,除了推動法理台獨,他還能做甚麼?他又有推動法理台獨的機會嗎?
北京掌握充分主動權
第四個理由,北京將採取更積極的手段蠶食賴政府威信,甚至攤牌。
兩岸關係的發展主要繫於兩個變項,首先是北京對台海變化的判斷是否產生足夠的急迫性?急迫性若強,北京就會措手推動棋盤進入終局,或文或武,逼迫台北接受北京的政治安排;急迫性若不強,北京施政的首要選項依然是經濟發展,同時適配大國崛起的各項內外制度性安排。北京對台海局勢掌握充分的主動權,所缺者是一個付出最小代價的時機。
其次是中美角力的強弱變化。自前川普政府對北京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在各個領域發力,企圖壓制北京的意志,或破壞中國經濟建設的腳步。北京6年來蓄力抗衡,從戰略忍耐逐漸推進戰略對峙,天平的兩端以肉眼可見速度一步步向北京傾斜。展望未來,北京應對美國的餘裕愈大,對解決台灣問題就愈有耐心,應付賴政府的手段可以更細緻。中美之間的競合不必然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美國勢強的時候,台灣是抓手是棋子;美國力不從心的時候,台灣是叫價的籌碼。賴清德政府沒有能力及膽識翻轉這個命運。
賴清德在鄭南榕紀念會上宣布,上任後要做三件事: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人心。這3件事做施政目標,盡顯「蔡規賴隨」的本色,缺乏開創性內容,而且意浮言虛,仍然走意識形態治國的老路;對於蔡政府留下來的現狀,包括兩岸關係的破碎、政治的腐敗、經濟的不作為、台電的窘迫、新課綱的杆格、新生代的迷茫等等,可有任何改良的作用?
一個務虛而不務實的賴政府,只會屈從於層層壓力,跛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