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你是總統」與「總統是你」

朝野政黨對於總統到立法院作國情報告的方式還沒有協商出結果。圖/中央社
朝野政黨對於總統到立法院作國情報告的方式還沒有協商出結果。圖/中央社

多年前好萊塢拍了一部電影叫做《冒牌總統》(Dave)主演為凱文 · 克萊和雪歌妮 · 薇佛。故事是說有一位平凡的小商人Dave 因為相貌和總統神似,被找去做總統替身,不料好色的真總統在偷情時「馬上風」陷入昏迷,野心勃勃的白宮幕僚長為了不讓正直的副總統繼位,要Dave繼續冒充總統,因而引發一連串的趣事和一樁浪漫情史。

劇中有一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Dave剛假扮總統時問保鏢,你會為我擋子彈嗎?保鏢回說:「會,因為你是總統。」劇尾,由於Dave推動了許多深得民心的政策,他又問保鏢同樣的問題,這次保鏢說:「會,因為總統是你」。

這看似一樣意思的兩句話,意義卻大為不同。當保鏢說出第一句時,是出於職責所在,第二句則是出於內心的景仰。

基本上任何政治職務畢竟是由人來出任,所以都有兩面性,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就是「德」與「位」的問題。德位相符固然是理想,德不配位也是常態,西方管理學中不也有「彼得原理」(在組織中許多人會被一路提升到最後無法勝任的位置上)的發現嗎?

一個 人的稱職與否有主客觀因素,有時不容易評價,所以無論中外,在政治秩序與組織管理上,對於「位」的尊卑還是很看重,甚至有一些奇奇怪怪、大大小小的「特權」以彰顯其尊榮,例如劍橋大學的院士和教授才有橫越草坪的資格。所以,與其說是對「位子」的尊敬,不如說是對政治秩序或一些更高價值的高舉。

台灣民主化之後,對於過去封建威權的陋習舊規改革不少,但是對於「德」與「位」之間的關係就不再講究與要求,特別是忽視「位」在政治秩序中的意義。

舊秩序解體後,亂象叢生。向來最重視禮儀與身段的外交人員(外交部內還有禮賓司呢),他們的首長可不可以說別的國家只有「鼻屎大」,可不可以自稱「林北」,是「接地氣」還是「失態、失格」也就見仁見智了。但是自詡「魔法部吵架王」就把位子給作小了,威信掃地。沐猴而冠的行徑,讓人們從此對此職位失去尊敬也是無可厚非。

民主的好處就是「風水輪流轉」,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不退位的官。「你方唱罷我登場」,登上舞台享受燈光,也要承受「喝倒彩」的壓力。然而在政黨惡鬥下,許多人都忽略掉職位本身的嚴肅性。也忘了自己也會有輪到的一天,反正先鬥倒鬥臭再說。

最近,討論在野黨是否參加總統就職典禮或總統到立法院作國情報告,往往都是看到人的因素,而缺乏從「位」的角度去思考和決策。

近些年來,藍綠互相杯葛總統就職典禮不論出於何種原因,都缺乏對國家元首此一職位的尊重,更加深了國家認同的分裂與社會對立,這都非民眾所樂見。而這次藍營政治人物也感受到民意的壓力,在態度上有些轉變。

同樣的,關於總統到立法院作國情報告的方式,兩黨立院黨團也一直「喬」不攏,甚至傳出破局的可能。其實回溯國情報告的歷史,原本就是英國國王到國會所作的儀式性行為,美國雖然實行總統制,卻保留了這個儀式,表示對國會的尊重,同樣的是儀式性大於實質作用。

藍綠不妨各退一步,讓賴清德總統能首開先例到國會作國情報告,表現對人民主權象徵的敬意;立委也應尊重民主選舉結果,對國家元首展示一定的尊敬,不是因為總統是賴清德這個人,而是賴清德在總統那個位子。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