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任總統就職大典今天(20日)登場,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中的兩岸關係特別引人注目。賴清德通篇不談九二共識,表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以對等、尊嚴原則對話交流,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
■提台灣87次、中華民國9次
賴清德講稿中提了台灣87次、中華民國9次、中華民國台灣3次;另外他感謝國人支持「不受外來勢力的影響」,以及表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的說法,馬英文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解讀有兩個含意:第一是賴清德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外國,第二賴清德認為台灣也是國家名稱。
中外媒體都關注賴清德如何闡述兩岸關係,不過賴清德先談了國會、再談了世界,接下來才談到兩岸關係。
他表示這次台灣首次有政黨連續第三任執政,「我也要再次感謝國人同胞的支持,不受外來勢力的影響,堅定守護民主。」
蕭旭岑表示,賴清德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外國。
事實上前幾天在哥本哈根民主峰會視訊講話,就表示「我們站在對抗威權擴張的最前線,我們的民主不斷遭受外國錯假訊息、軍事威脅及經濟脅迫的壓力。」同樣也是把中國大陸視為外國。
■把中國大陸和戰爭連結起來
賴清德談到兩岸關係時,先是提到「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持續衝擊全世界」,緊接著表示「中國的軍事行動以及灰色脅迫,也被視為全球和平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把中國大陸和戰爭連結起來。
賴清德表示,由於兩岸的未來,對世界的局勢有決定性的影響,新政府承接民主化台灣,將是和平的舵手,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同時他也要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賴清德表示,台灣人民熱愛和平,與人為善,「我始終認為,如果國家領導人以人民福祉為最高考量,那麼,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應該是彼此共同的目標。」因此他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接下來賴清德也表示,「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
賴清德說,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我們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並且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跟全球民主國家肩並肩,形成和平共同體,來發揮威懾力量,避免戰爭發生,靠實力達到和平的目標!
■國家主權論述 二度提《中華民國憲法》
在國家主權的論述上,賴清德第二次提到《中華民國憲法》,表示:「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每一個人,都要團結、愛護國家;任何一個政黨,都要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
接下來他指出,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也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台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蕭旭岑解讀,賴清德認為台灣也是國家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