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賴清德的三個判斷

賴清德的台獨不只是要「去內戰化」,還要讓台灣「冷戰化。圖/中央社
賴清德的台獨不只是要「去內戰化」,還要讓台灣「冷戰化。圖/中央社

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說出爐,雖然沒有太大的暴衝,但是強硬的立場還是多少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之外。事前不少人認為賴清德在中美共管之下不會有意外之舉,甚至認為會在習近平遞出橄欖枝以及「雙重少數」的執政壓力下做出適度的善意回應。

從賴清德勝選後的表現、內閣人事改組再到的演說內容可以看出,賴清德的強硬立場應有所本,這與他對整個世局與政局的判斷有關。

首先,他認為中美新冷戰已經開打,台灣必須站隊,更堅定的台獨立場不只是身為「台獨工作者」的信仰,同時也是對美國輸誠交心的表現。在演說中重提冷戰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字眼,提及「民主共同體」、「全球民主供應鏈」。這都意謂著在他的世界觀中存在著二元對立的世界,民主與專制兩大陣營正在進行鬥爭。台灣在這場新冷戰中,已經被歸類到「民主陣營」並因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重要戰略位置及掌握高階晶片生產關鍵地位,會被「民主陣營」所重視並予以保護,甚至有冷戰紅利。在新冷戰下的中美經濟也會持續脫鉤斷鏈,台灣必然也必須擺脫對大陸的經濟依賴,所以ECFA有無又奈我何。

這樣的判斷可能流於表象與簡化,也忽略台灣可能的代價與風險。不少學者指出,中國不是蘇聯,中美之間、中國與全世界經貿的依存度極高,脫鉤斷鏈只會增加生產成本,成為通貨膨脹的推手。美國說要「脫鉤」,歐盟只說「去風險化」;美國宣布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歐盟也想跟進,但德國汽車業就跳出來反對。而且中美經貿脫鉤對台灣未必有利,在國際壓力下,台灣的企業必須「台灣+1」,移出部分生產線,這對台灣的就業與內需也會造成傷害,在失去大陸市場,而各國保護主義興起與經濟區域化的趨勢下台灣的經濟必將面臨很大的陣痛期。

在目前的國際局勢,很難想像世界會重回二極對抗的冷戰格局,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領導力越來越受到挑戰與質疑。美國自身也越來越走向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與冷戰時代的開放與自信完全不同。許多國家特別是南方國家對於選邊越來越慎重,台灣一面倒向美國只會將自己的戰略空間自我壓縮。

第二個判斷是認為中國大陸為了維持政權穩定不會對台灣輕動干戈,而且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頂峰」,人口也逐漸老化,所以時間是站在台灣這一邊,只要台灣堅定台獨路線,北京在近期內甚至長期都沒有武力併吞台灣的能力。

長期的分裂與缺乏對中國歷史的深刻認識,特別是對中國近代史與中共歷史的深入理解,台灣許多人不清楚中國「大一統」的歷史意識、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及中共政權合法性基礎的來源。台灣經過多年的「去內戰化」自我催眠,只見到冷戰結構,否認兩岸分裂根源是內戰的歷史結果。

美國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中國的民族主義將台灣視為「核心利益」是不容懷疑的。

賴清德的台獨路線不只是壓縮台灣的戰略空間,同時也會造成北京戰略手段選擇的侷限。

第三個判斷則是賴清德認為台灣政治結構已定,經過長期的教育與媒體的薰陶,「天然獨」世代十分穩固,主張台獨的人數只會增加。蔡英文這八年執政,弊病叢生,仍有接近五成左右的支持度,而賴清德也有四成的死忠鐵票不離不棄。綠營判斷只要抓住這些死粉,加上選舉威權在司法、媒體、民間社團的控制,綠營長期執政的可能性很大,根本無需回應非綠陣營的民意。綠營認為,藍白在總統大選雖然拿下六成選票,但是藍白合作的可能性不高,甚至白營有泡沫化的可能。賴清德在演說中就不斷抹紅在野黨,以團結之名限制人民自由。從最近在立法院的衝突可以見到賴清德解決少數執政的方法,絕不是妥協合作。反而擔心動亂的中產階級會對在野陣營施壓。

賴清德的演說一開始就提到1949年的戒嚴時期將台灣帶到「專制的黑暗年代」,台獨不只是要「去內戰化」,賴清德自己更是要將台灣「冷戰化」,以維持綠色王朝的長期執政。至於他這三個判斷是否正確,還是活在「平行宇宙」,就不是他的考量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