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30日公布4月分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0%,打破連2個月回升趨勢,下降到景氣榮枯線以下,顯示大陸製造業已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產需皆放緩,景氣水準下滑。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4月分受前期製造業較快成長形成較高基期,加上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等因素影響,製造業PMI為49.0%,比3月下降1.5個百分點,下滑至榮枯線(指50%)以下。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2%、48.8%和48.7%,比上月下降2.0、1.1和0.9個百分點,都低於榮枯線。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除了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榮枯線,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低於榮枯線,表明製造業企業生產有所放緩,市場需求也趨緩。
專家指出,從重點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1.5%,明顯高於製造業總體水準,高技術製造業延續較好發展態勢。受市場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等因素影響,製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準有所下降。
另外,4月份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指數為50.4%,比3月下降0.4個百分點,仍高於榮枯線,位在擴張區間。
從全球範圍來看,趙慶河認為,中美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受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大影響,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景氣度普遍位於收縮區間,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發布的3月分美國製造業PMI為49.0%,有關機構發布的4月分歐元區、英國、日本製造業PMI初值均低於臨界點。
PMI是透過對企業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此涵蓋了企業採購、流通等環節,包含製造業、非製造業領域,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標之一。當PMI高於50%時,反映經濟總體較上月擴張,反之,則反映出經濟總體較上月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