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專訪  李在明稱挺美不抗中:韓國將在強權間扮演「橋樑」

美國《時代》雜誌18日刊登韓國總統李在明的專訪。李在明表示,要在新的全球秩序下與美國同進退,但也要處理好與大陸的關係,避免與大陸發生對抗。圖/取自李在明臉書
美國《時代》雜誌18日刊登韓國總統李在明的專訪。李在明表示,要在新的全球秩序下與美國同進退,但也要處理好與大陸的關係,避免與大陸發生對抗。圖/取自李在明臉書

韓國總統李在明6月4日就任,就職剛過百日,美國《時代》(TIME)雜誌18日刊出李在明專訪,他表明「在新的全球秩序與以美國為中心的供應鏈中,我們會和美國站在一起,但也要處理好與大陸的關係,避免與大陸發生對抗」;並說,韓國可以充當敵對超級強權之間的橋樑,「我們的民主和市場經濟價值觀奠基於韓美同盟之上」。

現年61歲的李在明自就任以來,首度接受西方國家媒體專訪。李在明強調,南韓將與美國站在一起,但也需維護好韓中關係,否則將被推向兩大陣營對峙的前線,且首爾進一步鞏固韓美關係,有望為區域的交流合作扮演橋樑角色,「我們的民主與市場經濟價值觀,奠基於韓美同盟上」,作為橋樑,也能避免大國競爭下的美中關係出現螺旋式惡化。

李在明7月31日以承諾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及做出其他讓步,交換美國將對韓關稅降至15%的稅率後,接著於8月25日赴白宮會晤川普。然而,李在明在訪問華府之前就先造訪東京,他指出,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已出現巨大變化,韓國不能重回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安美經中」傳統戰略。

李在明表示:「由於韓國地理位置鄰近大陸,以及我們之間的歷史淵源、經濟和人文交流,我們無法完全斷絕與大陸的連結。因此,我們需要妥善處理雙方關係,而且我相信西方世界對此也應該予以理解。」

至於北韓議題,李在明主張採取與金正恩「政權適度接觸」的政策,好讓平壤當局停止發展核武並換取部分制裁措施的解除。他說:「如果我們告訴北韓收手,他們會停止他們的計畫嗎?我相信,若我們持續施加目前的壓力,那麼…北韓會繼續製造更多核彈。」

李在明接著說:「對於北韓核議題,我們常認為這是兩極化的選擇,亦即容忍北韓核武,或實現完全非核化。但我認為存在折衷方案…我們可以跟北韓談判,阻止其核子及飛彈計畫。」

李在明6月上台後,支持率一度下滑,但現已回升。《時代》雜誌指出,原因之一就是他奉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韓美關稅談判成功。8月白宮「川李會」氣氛融洽,川普甚至稱讚李在明是「非常好的人」,李在明在韓美貿易協議已同意的3500億美元之外,也當場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500億美元,包含大韓航空(Korean Air)採購500億美元的美國波音(Boeing)客機。

但「川李會」的背後,李在明面臨籌集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的棘手問題。投資是否全以現金投入?誰將承擔投資損失?李在明坦言,鑑於美方要求如此嚴苛,「要是我接受,就會遭彈劾。所以我請美方談判團隊提出更合理的替代方案」。

《時代》雜誌指出,鑒於韓美兩國在這些議題上仍有分歧,李在明或許因此聚焦讚揚川普先前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取得的外交成果,並呼籲他再次與平壤當局接觸。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池直美評論:「李在明可能是透過提出北韓問題,轉移川普對貿易和投資議題的注意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