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賴清德就任對兩岸關係衝擊及藍白因應之道思考

賴清德提出強硬兩岸路線,將兩岸關係稱謂成具有外交語意的雙邊關係。圖/中央社
賴清德提出強硬兩岸路線,將兩岸關係稱謂成具有外交語意的雙邊關係。圖/中央社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毋庸置疑,賴清德就職演說衝擊兩岸關係發展。賴提出強硬兩岸路線,將兩岸關係稱謂成具有外交語意的雙邊關係。同時,將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及台灣是自己國家名稱,形同另類台灣正名。混淆中華民國存在是務實台獨,也是台灣正名之變形。所謂蔡規賴隨並無全面繼承,導致更惡化兩岸關係,及更為嚴重台灣安全危機;及損失兩岸和平發展所帶來其中經濟社會文化紅利。

首先,民選台灣領導人有史以來兩岸路線最強硬。賴在就職演說詞兩岸關係部分,雖提出蔡規賴隨主張維持現狀,並未出現務實台獨及定性兩岸關係是國與國關係,但全篇演說詞中將大陸、中國大陸及中共稱謂成中國;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其次,激發大陸對台政策採取更為強硬手段。對台產生軍事嚇阻效應、外交孤立效應、政治寒蟬效應及經貿磁吸效應。兩岸關係發展勢必越來越惡性循環,敵意螺旋上升,增加台灣安全風險係數。大陸對台政策強調雙主軸軟更軟、硬更硬。即在政治軍事外交領域強調硬的更硬,包括堅持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台獨及反干涉,實施軍事威懾及外交壓制;軟的更軟強調兩岸融合及經濟社會文化領域交流及合作。

再者,賴清德兩岸路線不同於蔡英文路線。蔡提出依據憲法及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但賴則提出依據憲政體制;蔡以大陸稱中國,賴則以中國稱謂大陸;蔡提出九二精神及九二史實,雖不及九二共識,但賴則完全未提等等。尤其賴將兩岸關係提成雙邊關係。

最後,大陸對台政策寒蟬效應與磁吸效應俱發。在寒蟬效應方面,大陸致力在兩岸社會建立「反獨促統」統一戰線,強化打擊台獨力度,已發布「三波台獨」清單名冊計十五人,前二波包括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前立法院長游錫堃及甫當選副領導人蕭美琴,皆被點名納入;第三波則是納入媒體政治評論者,此適足以產生「寒蟬效應」。

在磁吸效應方面:在「融合漸統」方面,提出惠台31條、26條、22條措施及福建作為融合示範區先試先行,提出給予台胞、台生、台師及台幹在生活、學習、就業及創業之「同等待遇」,逐漸產生「磁吸效應」及「示範效應」,利於創造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

台灣社會及藍白政黨要如何穩定兩岸關係呢,主要有以下戰略思維框架思考。

一、台灣兩岸及外交路線及戰略:失衡轉向均衡。烏克蘭作為北約與俄羅斯的戰略緩衝,保持等距平衡路線最為安全。當烏採取聯合北約及美對抗俄時,易刺激俄報復攻擊。美推動「印太戰略」圍堵中國,視台為戰略前沿的棋子角色。若要避免爆發台海衝突,台應勿採行「一邊倒」失衡「聯美抗中」戰略,而是回歸「和中友美」的雙主軸的均衡戰略。

二、應適度調整國安五法:兩岸正常交流。立法院反滲透法修正是影響兩岸交流一個重要戰場。大陸台商組織強烈反對代理人法,也強烈譴責反滲透法,形同恐嚇、威嚇參與兩岸交流的台灣民眾,損害台灣民主及言論自由。泛藍政黨一再表示,此法未充分協商對話、法條充滿諸多疑義,又未訂有救濟機制、實施細則的法源依據。

《反滲透法》產生疏離兩岸交流作用,意圖壓制、反轉國民黨執政時期所建立的兩岸民間交流趨勢。尤其,大陸以黨領政,所有機關、團體皆有黨委組織,因此即使單純的學術交流、公益活動皆可能因涉及大陸黨政機構被台開罰,產生「寒蟬效應」,嚴重衝擊兩岸交流。另據台刑法明定「法無明文規定者不為罪」,然《反滲透法》定義模糊,例如「滲透來源」涉及對象過於廣泛,受「指示、委託」亦未清晰定義。這對在大陸發展的台商、台生、台青、台師,構成「自我審查」的嚇阻作用。

三、維持兩岸低程度協商:重啟澳門模式。兩岸欠缺第一軌道國台辦與陸委會對話,缺乏第二軌道海基海協兩會溝通,及第三軌道民間社會組織對話。澳門模式可作為兩岸協商途徑,避免兩岸兩會無法對話,犧牲兩岸人民權益。涉及兩岸事務性、功能性、經濟性議題,尤其針對台商在陸經營所遭遇問題能夠妥善處理。

四、促進兩岸城市治理交流:擴散示範效應。國民黨可在滬台雙城論壇基礎上,發展桃園與廣州、基隆與青島、彰化與重慶等城市交流產生擴大示範效應。國民黨在台灣地區縣市長選舉中,贏取三分之二。應發揮要藍白地方包圍綠中央效應,國民黨若能善用地方治理及區域治理平臺,不僅能促進兩岸城市治理的深度及廣度;同時,也可以發揮地方包圍中央影響效應,緩和兩岸敵對關係。國民黨重新執掌台灣政經文中心的台北市,不僅可以發揮全臺地方政治領導角色;也可以發揮藍地方包圍綠中央的孤島效應,提升民進黨政府兩岸政策之決策及執行成本,避免兩岸陷入兵凶戰危風險中。

五、加強兩岸政黨間交流:促進和解共識。民進黨往往污名化反對黨為大陸在地協力者,批判反對黨參與海峽論壇及國共論壇者,是倒向共產黨,這等於是說支持藍白形同等於支持中共同路人。標籤化論述直接將國民黨、民眾黨抹紅,成為大陸對台統戰工作在地協力者,傷害綠藍白政黨互動,影響台灣社會團結分化及其內部國家認同。

大陸願意與支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及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民眾黨,或民進黨內較為溫和勢力及個人接觸。兩岸社會應鼓勵民進黨內部溫和路線再崛起,如大陸基於擴大對台政策共識圈,像陳水扁曾經高喊台獨不可能及呂秀蓮倡議一個中華及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主張也很務實。

既往民進黨領導精英人才兩岸主張相對務實及開放,甚至主張統一,固然有些已經往生如費希平(中國邦聯)、傅正(統一)、余登發(統一)、施明德(大華國協)、朱高正(中華聯邦)。而現在仍在台面上仍有若干影響力許信良、張俊宏、林正杰、郭正亮、陳文茜、李永萍及鄭麗文等,皆是主張積極交流。

六、加強兩岸議會間交流:以人民為中心。台灣立法院無論是組成兩岸事務委員會、兩岸監督小組,不僅利於立法權對行政權之監督與制衡,也利於建構兩岸政策取向「低政黨化」過程。處於反對黨位置的民進黨則認為應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強化國會對涉及兩岸人民權益協議加以監督,但完全執政後並無立法,顯示執政前後政策立法態度截然不同。

兩岸議會交流,可從中央層級到地方層級。例如立法院與全國人大、六都市議會與大陸省直轄市等人大、縣議會與縣級人大、鄉鎮代表會及鄉鄉人大進行廣泛意見交流。例如傅崐萁組團訪問大陸與政協主席王滬寧對話,成為一種政黨對話。若未來立法院長韓國瑜與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交流對話,則有塑造兩岸議會對話機制。

七、社會組織參與各論壇:連結公民社會。大陸政府對台政策正積極實施「兩岸社會融合途徑」,與台灣政府爭取台灣社會民心主導權。兩岸政策從「政府中心」取向,轉向「社會中心」,從「寄希望於台灣當局」轉向「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民進黨政府總是試圖道德勸說台灣民眾,勿登陸參加。陸委會提出三個禁止:禁止在台辦理相關活動;禁止中央機關人員參與;禁止參加消滅中華民國的「民主協商」、推動「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故,海峽論壇之召開,不僅邊緣化民進黨兩岸論述及路線之話語權及主導權;也深化台灣「綠中央」與「藍地方」兩岸政策之衝突。

兩岸社會力逐漸上升,公民社會組織不斷成長,台灣應將「大陸社會」納入兩岸政策規劃的「戰略性思考」:將大陸廣大崛起的公民社會,納入台灣兩岸政策行銷宣傳之「戰略性團體」,藉此連結兩岸公民社會,透過兩岸交流散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兩岸對立衝突正陷入歷史路徑依賴,賴清德幾乎掏空蔡英文兩岸論述根基,從戰略模糊向戰略清晰轉變,既揭櫫兩國論目標又要兩岸交流,形成目標與手段悖離的結構性不良公共政策特質。前述七大策略可建立兩岸和平緩衝空間。

總體而論,台灣社會及藍白政黨穩定兩岸關係因應策略,主要可歸納以下戰略思維框架:一、台灣國際及外交戰略:失衡轉向均衡;二、應適度調整國安五法:兩岸正常交流;三、維持兩岸低程度協商:重啟澳門模式;四、促進兩岸城市治理交流:擴散示範效應;五、加強兩岸政黨間交流:促進和解共識;六、加強兩岸議會間交流:以人民為中心;七、社會組織參與各論壇:連結公民社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