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徵收「對等關稅」,並再度表示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的生意。賴清德總統隨即召開國安會議,會後舉行記者會承諾要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3%;要推動國安法制改革,強化國家安全;以及將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和友好國家合力打造全球民主供應鏈。
除所謂「民主供應鏈外」,前兩項都與川普覬覦台積電的野心無關,就連「民主供應鏈」對信奉現實主義的川普來說,也是雞同鴨講,不知所云,根本無法解決台灣人民對「川公移山」的擔憂。
其實川普早在去年競選期間就多次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對美國就業與國安的影響表示過意見,過了近乎大半年,不見政府有所作為。之前經濟部曾發表聲明表示,台灣將在美國成立投資貿易服務中心,協助企業評估美國各州投資環境,供應鏈轉移方案以及當地合作夥伴。但是對於如何讓台灣產業升級,不至於空洞化,以及對國內就業問題如何應對都完全闕如。而據《紐約時報》報導,賴清德政府與川普團隊根本缺乏溝通管道。
所以,賴清德的三隻箭根本無法解決川普關稅帶來的衝擊,完全是慌不擇路,拿國家財政與經濟命脈向川普遞「投名狀」,顯見內心之驚恐無狀。
值得注意的是,國安法制與川普關稅何干,為何在國安會議後竟是所謂「三大支柱」之一。而在記者會上,賴清德還強調台灣不是「棋子」而是「棋手」,看來國安會議不是為了川普關稅召開的,恐怕川普與普丁在前一日的通話才是真正的原因。
川普與普丁終於通上話,兩人相談甚歡,川普對於普丁幾乎是任其予取予求,完全買單。兩人不但相約互訪,川普團隊也透露近期會在中東舉行峰會。川普陣營對於烏克蘭戰爭的解決方案提出兩個「不切實際」:一是恢復2014年以前的俄烏邊界,不切實際;一是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願望,不切實際。這無異於是要烏克蘭無條件投降。
川普與普丁通話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烏克蘭與歐盟的譁然,因為烏克蘭與歐盟完全被排除在和談的談判桌之外。烏克蘭與歐盟表示,沒有他們參與的和談,烏克蘭不可能獲致長久的和平。法國總統馬克宏也指出,談判桌上沒有烏克蘭,對所有人都是壞消息。
但是川普完全不在乎,他心中的世界就是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的國際觀,大國競爭與勢力範圍的競合。而放眼天下,入的了他眼的就是中俄兩大國而已,甚至可以更準確的說是普丁與習近平。他多次讚揚這兩人並誇耀他與兩人的交情。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在她的新書自傳《自由》一書中就回憶她與川普的會面,川普不斷向她打聽普丁,梅克爾認為川普對於威權型領袖有一些不尋常的著迷。
烏克蘭經過三年血戰,如果加上之前8年的內戰,數十萬年輕生命戰死沙場,人民流離失所,生靈塗炭,家園殘破,現在在大國分贓下,不但割地給俄羅斯,還要面對美國對其稀土資源的索求,而十多年來念茲在茲加入北約與歐盟的夢想更是完全破滅。面對國破家亡,山河變色,不知道烏克蘭人會不會悔不當初。
烏克蘭戰事初起,民進黨跟著拜登政府唱和,高喊民主對抗專制,說不支持烏克蘭,台灣就會成為「烏克蘭第二」。許多連烏克蘭在哪裡都不知道的台灣人也開始關心起遙遠的戰爭,並從偏頗的媒體資訊中相信烏克蘭必勝,現在看到烏克蘭成為大國刀俎上的魚肉,赤裸裸地被交易,背後必然升起一絲涼意。
而正是這股涼意讓台灣人驚醒,重新思考要不要繼續跟著民進黨「反中」,而除了「反中」再也拿不出政績的民進黨,此時就會面臨崩盤的命運。民進黨政府根本不在乎台灣經濟與民生的未來,政權的動搖才是賴清德最害怕的事,以國家安全之名加強對內的控制也就成了他唯一續命的法寶,這就是召開國安會議唯一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