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談判臨陣變調!關稅換軍費、美要求南韓備戰台海衝突

8月1日川普關稅寬限期將至,美韓2+2部長會議臨時取消,貿易談判陷入僵局。圖/AI生成示意圖
8月1日川普關稅寬限期將至,美韓2+2部長會議臨時取消,貿易談判陷入僵局。圖/AI生成示意圖

原定於7月25日舉行的韓美「2+2通商協商」突然喊停,引發外界關注。韓國企劃財政部24日表示,美方在會議前一小時臨時通知取消,理由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臨時出現緊急行程,無法出席。與此同時美方要求南韓擴大「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的適用範圍,有意讓南韓在台海有事時扮演一定角色。

根據南韓《朝鮮日報》報導,此次部長級協商原定在華盛頓舉行,由韓方副總理具潤哲與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代表與美方的貝森特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代表格里爾(Jamison Greer)對談。此會議被視為在8月1日美國對韓新關稅生效前,雙邊最重要的談判,如今突然取消,備受矚目。

除貿易問題外,韓美同盟的安全層面也正面臨重大調整。據多名韓美官員透露,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近日要求韓國配合推動《韓美共同防禦條約》現代化,具體包含擴大條約適用範圍至整個印太地區,甚至在美中因台灣問題發生衝突時,韓國也須表態並參與支援。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蘭道(Christopher Landau)在18日於東京舉行的韓美外長會議中表示,韓美應建立「未來型全面戰略同盟」,不再僅限於朝鮮半島。他並要求韓國將國防支出從目前占GDP的2.3%提高至5%,並分擔美軍戰略資產在亞太的部署成本。

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表示,將依照「隨國際趨勢增加整體國防預算」的方向協商,但強調在美中衝突下,是否應明確支持美方,仍是政策難題。總統李在明過去曾表明不干涉台海事務,此立場與美方期待存在落差。

同時,美方也在與日本、澳洲、菲律賓等盟國接觸,探討建立類似北約的「亞太集體防禦」架構,藉以在台海或南海衝突中形成更廣泛的戰略聯盟。分析指出,韓美同盟的重塑已不僅是雙邊問題,而是川普政府重構印太秩序關鍵的一環。

另外,路透引述政府與產業消息人士透露,韓國有意利用在美投資造船以交換關稅談判中優惠條件。首爾提出「美韓製造業復興夥伴關係」的構想,提議在造船等戰略產業深化雙邊合作,建議由韓國企業赴美投資協助美國造船廠的升級,提供美國海軍艦艇的維修支援。據傳美方對此深感興趣,因應中國大陸造船實力迅速擴張,川普多次曾點名南韓為理想合作對象。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